找到相关内容60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完善护教学,把好进入僧团的关

    加以反驳和责难,为佛教教理、教义作辩解。如外人引《孝经》对出家人剃发染衣的修行仪规的非议,牟子引用孔子和儒家尊崇的贤人为例子予以反驳:  昔齐人乘舡渡江,其父堕水。其子攘臂捽头,颠倒,使水从口出,而父命得苏。夫捽头颠倒,不孝莫大,然以全父之身。若拱手修孝子之常,父命绝于水矣。孔子曰:可与适道,未可与权。所谓时宜施者也。且《孝经》曰:先王有至德要道。而泰伯祝发文身,自从吴越之俗,违于身体发肤之义,然...

    果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3156804.html
  • 《父母恩重经》中的儒教·佛教·道教

    父母的报恩及孝养的经典这一点上(亦即必须适应儒教的社会环境这…点上/可以看到两者的共性。在敦煌遗书中似乎未见道教《父母恩重经》的踪影,这也说明了些什么吧!  《孝经》是以孝子为主题的儒教圣典。它虽然...孩子喂奶。经中详细描写了那些每天紧张劳动、好不容易才得以维持生活之人的生活感情。而在当时的中国,绝大多绝人都过着这样的生活。   在此前的《孝经》中并没有这些叙述,这是《父母恩重经》的显著特点。由于该...

    冈部和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2262182.html
  • 古今名人游天目山

      古今名人游天目山   >   萧统编译《金刚经》  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,在他出生的第二年(502年),被立为太子,未及即位而卒,谥昭明,世称昭明太子。萧统生性聪睿,三岁开始读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,五岁就遍读五经,而且都能背诵,可见他的天份极高。九岁时,他就在寿安殿讲《孝经》,尽通大义;讲完以后,又亲自在宫里举行“释奠礼”。十二岁学判案。十五岁加冠礼后,每遇游宴,赋诗立就。成年后...

    果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5480289.html
  •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佛教世俗化概况

    始于唐代末年。唐前、中期敦煌郡、县学发达。天宝元年写的P.3274《孝经疏》题记即写于郡学,P.4057《佛经》有乾符六年(879)“沙州敦煌县学士张”的题记。从晚唐开始出现寺学的学士郎题记,如P....不但充斥有关宗教知识,且有许多传统思想的内容。如《太公家教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开蒙要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书仪》、《社司转帖》等等。这种现象说明佛教寺院开办的寺学,承担了本由官学的州郡县学所承担的任务,同这...

    郑炳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45282947.html
  •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

    融合《孝经》和《观音经》的滥觞、如《南史?皇侃传》的记载谓:“侃性至孝,常日限讲《孝经》二十遍,以拟《观世音经》。”《南史?刘霁传》谓:“母明氏寝疾,霁年已过五十,衣不解带者七旬,诵《观世音经》数万遍,夜中感梦,见一僧谓:‘夫人算尽君精诚笃志,当期为申延。’后六十余日乃亡。……著《释俗语》八卷,文集十卷”。《南史?张融传》,谓其临终时:“左手执《孝经》、《老子》,右手执《小品法华经》。这是信奉观音...

    孙修身/孙晓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3842297.html
  • 法显生平现象的思考

   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可义说中国是个崇“孝”的国家,《孝经》说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有生也。” [2]认为至德之道,那就是“孝”, “孝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,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上...。这种事情在中国来看,不论是站在传统儒家意义上看,还是在世俗的角度来看,都是合情合理的。如《孝经》中说: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人之行也。”[5]若依《孝经》来讲,回家事亲尽孝是种天经地义的事。...

    定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5154631.html
  • 佛教戒律与中古家庭伦理

    救度母亲于地狱的故事,可以说是佛教的“孝经”。宗密在疏释此经时,于开篇专门比较了佛儒二家的孝道思想。指出孝道是“儒释皆宗之”的伦理。并展开了详尽的比较研究。他认为儒释的孝道有三点差异:即居丧异(办丧事...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孝心,生前对父母的关爱远胜过死后的烧香祭祀。这些已经涉及到了世俗治家格言的一些主要问题。最后,强调孝是儒家和佛教共同的人伦准则(孔氏谭论十八章指《孝经》),奉行孝道能消灾、能成佛。  ...

    张国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3356433.html
  • 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——以礼、孝、忠为个案的考察——以礼、孝、忠为个案的考察

    倾向于儒教,他也对孝进行专门讨论,著有《孝论》十二章,儒家有《孝经》,而契嵩之孝论,实禅家之《孝经》,中国佛教之《孝经》,其基本观点,是强调佛教对于孝的“殊尊”特别重视,具体讨论的内容有:  明孝。首先...

    董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040764.html
  • 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

    ,重视祖先崇拜。最高统治者也大力提倡孝道,如汉王朝就尊《孝经》为经典,宣扬以孝治国。自汉孝惠帝起,汉代绝大多数皇帝都在谥号前冠以“孝”字,这种对孝道的注重形成为深远的历史传统和...五页上)认为孝道是既超越时空又遍于时空,不受人神、阶级、派别限制的宇宙的普遍真理和伦理规范。北宋契嵩引《孝经》文说: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(《孝论?原孝章第三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851028.html
  • 论东晋慧远大师对中国文化的回应——以回应本土伦理责难为例

    孝道。对佛教与孝道的冲突,是佛教遭遇伦理责难的最重要的原因,《孝经》是责难者常用武器之一。《理惑论》首先从孝道立场提出批评,兹列举几条如下:  A.问日:《孝经》言: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。曾子...陈洪范貌为五事首,孔子作孝经服为三德始。又日: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原宪虽贫不离华冠,子路遇难不忘结缨,今沙门剃头发,被赤布,见人无跪起之礼,威仪无盘旋之容止,何其违貌服之制、乖缙绅之饰也?  D.不敬其亲...

    张有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1266791.html